早在2008年,IBM正式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,这一概念很快得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认可并将其列入了国家战略。近年来,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,智慧城市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4月底,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超过300个,总体投资预计将超2万亿元。
在近期召开的“2015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论坛”上,与会专家普遍认为,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已从1.0阶段迈入2.0阶段,智慧城市的模式和内涵也在不断升级,这对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网络条件和技术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,大数据和云计算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必须。
从1.0阶段迈向2.0阶段,智慧城市首先应该打破数据孤岛,实现不同部门、不同系统的数据共享,并通过大数据技术,发掘数据背后的价值,通过综合分析、预测和规划,促进决策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高。政府应该在大数据的管理与开放中发挥主导作用,在确保个人信息不受侵犯、公共信息安全的情况下,尽快实现数据共享,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。除了大数据外,智慧城市对云计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随着信息孤岛的打破,原来分布于不同机构的系统现在要实现信息的共享,这就需要把系统放在云端,通过应用的云化,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,降低应用的发布、修改和使用成本。
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普及,其参与主体也从过去的政府、运营商扩大到了互联网公司。例如,过去致力于为个人用户打造沟通平台的微信,现在已经与多个地方的政府机构合作,推出了微信城市服务。与电信运营商的“去电信化”相似,腾讯也在“去微信化”,即超越通信服务的基础能力,提供给用户更多实用的服务。据悉,腾讯也在开放能力接口,打造开放业务平台,吸引众多开发者基于微信城市服务开发更多的应用。
在我国,智慧城市得到了发改委、建设部、工信部、科技部以及各个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,吸引了众多部门和企业大力投资,一夜之间众多城市纷纷上马、智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。据统计,近年来这一投资总额以10%~20%的年增长速率增长,这在我国GDP增速逐渐趋缓的当下并不多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