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电网行业定义及分类
智能电网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工程。目前很多复杂的
智能电网项目正在进行中,但缺口仍是巨大的。对于
智能电网技术的提供者来说,所面临的推动发展的挑战是配电网络系统升级、配电站自动化和电力运输、
智能电网网络和智能仪表。根据派克调查机构的最新报告,
智能电网技术市场将从2012年的33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30亿美元,8年间,市场累积达到4940亿美元。
智能电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,
智能电网以物理电网为基础(中国的
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、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),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、通讯技术、信息技术、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。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、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经济性、满足环保约束、保证电能质量、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,实现对用户可靠、经济、清洁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。
从广义上来说,
智能电网包括可以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的智能调度系统、可以动态定价的智能计量系统以及通过调整发电、用电设备功率优化负荷平衡的智能技术系统。电能不仅从集中式发电厂流向输电网、配电网直至用户,同时电网中还遍布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:太阳能、风能、燃料电池、电动汽车等等;此外,高速、双向的通信系统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,高级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体系保证了
智能电网的安全、稳定和优化运行。
最近,《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发布,在“互联网+”智慧能源部分,内容强调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,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推动节能减排。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,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,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。加快发电设施、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,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此外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稍早时候发布的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(下文简称《意见》)中也提到,加快核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、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,推进生物质发电、生物质能源、沼气、地热、浅层地温能、海洋能等应用,发展分布式能源,建设
智能电网,完善运行管理体系。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,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,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推广普及力度。这表明我国
智能电网建设再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。
《意见》中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,即到2020年,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其中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%-45%,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%左右;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,大气环境质量、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为实现这一目标,提出要发展绿色产业,发展分布式能源,建设
智能电网。
从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的密集程度来看,都不断地将“
智能电网”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名词从幕后引向台前。但“
智能电网”这样一个看似新鲜的词,其实在我国已经推进多年,而且已经有所突破。
产业未来前景可期
但不可否认的是,
智能电网将为电力传输带来革命性改变,现有的供电系统无法分辨终端用电量大小,因此经常造成浪费,而
智能电网则可根据不同时段的实际用电量,合理调节电力分配,大幅优化电网运营效率。电力供应商的大力支持是智能电表热销的重要原因之一,因为电力公司能够借此获取精准而有价值的数据,从而更加有效地配置电力传输系统。
据
智能电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,预计到2015年,全球
智能电网投资将超过464亿美元,其中智能电表的安装量将持续保持高增长。
IDC在《2010-2015全球
智能电网投资预测》中指出,到2015年,全球范围内针对
智能电网硬件、软件和服务的投资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17.4%,达到464亿美元。报告指出,之前在北美和欧洲兴起的智能电表安装热潮如今已成为全球趋势。2011年全球智能电表销量达2540万部,预计到2016年,这一数字将增至1.4亿,在此期间,全球智能电表销量的年均增速将保持在33%左右,其中亚太地区将有强势表现。
据行业人士分析,随着新一轮电改方案逐步落实,市场进一步打开,再加上国内打造智能微电网的新兴产业竞争激烈,我国
智能电网发展空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。为此,2015年,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完成6类41项
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任务,其中包括支持新能源开发工程、支撑分布式电源应用工程、促进便捷用电工程、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工程、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和提升电网智能化工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