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,周四(4月12日),央行公告称,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,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,今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。当日有200亿逆回购到期,净回笼200亿。
此前央行连续两日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。央行称,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,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,故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。当日有200亿逆回购到期,净回笼200亿。
11日,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涨跌互现,整体保持低位运行,其中隔夜回购利率微涨1BP至2.56%,7天回购利率跌1BP至2.71%,均处于年初以来运行中枢下方。3个月Shibor续跌2BP至4.21%,再创一年新低。
中证报援引市场人士表示,鉴于资金面平稳偏松及到期压力温和,近期央行仍以“削峰”为主,预计到下一周随着税期影响加大,央行将适时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和力度。
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“货币政策的正常化”分论坛上表示,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央行已经准备好迎接主要央行收紧利率退出扩张和缩表的情况,未来利率市场将是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双轨融合,中国不会以人民币贬值来应对贸易争端,也不会干预长期汇率,六月末将落实六大金融开放举措,年底将落实另外五项开放举措。
Wind数据显示,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1100亿逆回购到期,其中周一到周四分别有400亿、300亿、200亿和200亿元到期,周五无逆回购到期,此外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。
华创债券分析称,上周公开市场仅有200亿到期,资金面较为宽松,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逐步增加,但也仅有1100亿到期,同时,历史上4月新增存款规模一般不大,目前来看本周资金压力并不大,预计资金面都将维持相对宽松,但需要关注边际上宽松程度的下降。
海通证券姜超表示,今年以来的资金面改善并非因为央行放水,体现为货币投放并未加码,而是源于融资需求下滑,尤其是非标融资的萎缩,这意味着资金供需改善更有持续性,4月资金面有望继续充裕。